在成都若克精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看不到幾個工人的身影,機器運轉卻有條不紊。入口處的大屏幕上,跳動的數字記錄著每臺機器設備的健康狀況、連續運轉時長、生產任務量……
這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所屬航天云網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用時6個月定制的一條智能制造生產線,其設備運行、生產管理等數據實時傳輸到航天云網平臺。根據上傳的數據,航天云網可為其匹配合作商,將生產能力和市場對接最大化。在此過程中,航天云網不僅在技術和設備上給予成都若克支持,還幫助企業以金融租賃的方式解決了資金周轉問題。
同樣的場景,還發生在江蘇常州的模具制造公司,發生在全國各個行業的中小企業中。他們被一張共同的“網”連接在一起——航天云網。
探索中國特色工業互聯網發展之路
中國的工業互聯網該如何建設?是否要借鑒國外已初步成形的模式?
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高紅衛認為,在我國絕大部分企業不具備智能制造能力,企業的運營流程尚未完成信息化改造,且短時間內不可能完成智能化改造和信息化改造的前提下,從云制造生產方式變革入手,最終實現從云制造到協同制造、從協同制造到智能制造的逆襲,這是“自上而下逐步深化”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發展路徑。
早在2009年,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李伯虎院士就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云制造”理念。2015年6月15日,經過多年潛心打磨,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中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航天云網應運而生,提供覆蓋產業鏈全過程和全要素的“互聯網+智能制造”產品服務體系。
2017年6月15日,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向全球發布世界首批、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以INDICS為核心的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
2018年6月15日,基于INDICS建設的云制造支持系統CMSS正式發布,航天云網確立了INDICS+CMSS的核心地位,形成了云制造產業集群生態模型。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初,航天云網云端注冊企業268余萬戶,分布于全球202個國家和地區,發布協作與采購需求金額達5763億元,平臺成交金額超3000億元;INDICS國際云平臺境外發布需求超過51億美元,國際成交達10億美元;有92萬臺設備接入云平臺,36萬臺設備在線。
打造引領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創新內核
工業互聯網的最主要作用是供給方把資源虛擬化后“拽”到“云池”,需求方再將其“拽”出來,獲得從設計、定制生產到后期維保的全程服務。
“云池”就是工業互聯網平臺,它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也是制造業新生態建設的焦點所在,被稱為新工業體系的“操作系統”。它連接設備、軟件、工廠、產品、人等工業因素,實現海量工業數據的采集、匯聚、分析、服務,支撐工業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云化先進制造得以有效實現的關鍵。
在技術上,INDICS與國際主流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處于同一水平,并在平臺功能和應用場景上更為豐富。INDICS具備強大的專業能力,為各類企業提供普惠的免費服務與個性化的增值服務,INDICS國際云平臺實現7種國外語言環境的上線運行,具備了為全球多個國家提供工業互聯網相關服務的基礎條件。
2017年,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與德國西門子公司簽署了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領域的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強強聯手打造面向未來的工業生態系統。
隨著平臺的基礎架構完善、用戶更多,航天云網進入了以實際應用為主要牽引力、用戶體驗好壞為檢驗工作成效主要標準的市場導向發展階段。
在之前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INDICS+CMSS云制造支持系統榮獲金獎。
涵養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
發展工業互聯網,業態環境、生態體系的建設和涵養非常重要。如果把工業互聯網平臺比喻成一棵樹,業態環境和生態體系就是它能否茁壯成長的土壤。
因此,航天云網致力于構建和涵養以工業互聯網為基礎的云制造產業集群生態。由此應運而生的CMSS生態體系由應用提供方、使用方和運營方構成,三者形成互利共贏的生態圈,目的在于構建一個開放共享的創新生態,為企業的數字化改造、產業的云化改造提供穩定可靠的整套解決方案。
CMSS包含了工業品營銷與采購全流程服務支持系統、制造能力與生產性服務外協與協外全流程服務支持系統、企業間協同制造全流程支持系統、項目級和企業級智能制造全流程支持系統等4個方面,采用“一腦一艙兩室兩站”的業務界面提供用戶服務——“企業大腦”為科學決策層提供支撐和服務,“企業駕駛艙”為企業經營層管理提供服務,“云端業務工作室”為產供銷集群化業務及周邊業務服務提供支撐、“云端應用工作室”為定制等及售后技術服務提供支撐,“企業上云服務站”“小微企業服務站”2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特殊服務功能板塊,滿足各類企業深度參與云制造產業集群生態建設的現實需求。
工業場景高度復雜,行業知識也千差萬別。為此,航天云網建立了完善的集成部署流程和技術支持,并以平臺資源和商業模式引導第三方App的入駐,更好地動態化、定制化解決用戶場景問題。
同時,航天云網平臺匯聚應用開發者、軟件開發商、服務集成商、工業用戶和平臺運營商等各方資源,不斷擴大CMSS應用服務的豐富性,為打造云制造產業生態筑造基礎。
“常州模式”是建設工業互聯網生態的成功實踐。常州市自2017年開始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應用,以航天云網為基礎平臺,實現了84.9%規模以上企業上云,使常州市制造企業形成整體資源對外接單能力,有效提升生產效率、促進設備均衡利用等。并圍繞工業互聯網匯聚了大批企業,形成了具有常州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生態。
未來,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將緊抓時代脈搏,引領發展潮流,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新動能,為助力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新力量。
來源:新華社